聲加科技發布半入耳自適應ANC耳機DEMO
近日,聲加科技正式發布了半入耳自適應ANC降噪耳機整機DEMO:DaVinci。該樣機幾次迭代更新之后,已經通過了聲加內部嚴苛的各項測試。
聲加科技的通話降噪算法和主動降噪算法,在過去的四年中已經服務過諸多品牌耳機產品,如華為、OPPO、小米、VIVO、Nothing、哈曼、漫步者、安克聲闊、倍思等等。在這個過程中,聲加科技也深深意識到:耳機產品雖小,卻是匯集了音頻領域的最前沿技術;一個耳機產品要具備優異而全面的聲學性能,需要算法、軟硬件以及結構設計乃至測試制造的合力。
為此,聲加科技成立了耳機整機方案研發部門,目標就是打造一些性能與算法、聲學機構、軟件系統密切耦合的高性能耳機整機解決方案,比如半入耳ANC耳機、OWS耳機、助聽/輔聽耳機方案等。
眾所周知,常見的主動降噪耳機形態為入耳式,典型的如蘋果AirPods,華為的FreeBuds和OPPO EncoX等;這種高密封度的狀態,更容易做到較好的密閉性從而實現較好的主動降噪效果。但是入耳式耳機通常進入耳道的深度比較深,同時搭配耳塞使用,會有“堵塞”耳朵的感覺;由于需要比較深入的塞入耳朵,如果不注意衛生,可能會影響用耳健康。同時,由于耳塞要“塞滿”耳朵,會對耳朵產生比較強的壓迫感。再加上耳道內外空氣不流通,長時間佩戴的話,耳朵容易產生瘙癢和脹痛。
相較于入耳式ANC耳機,半入耳式ANC耳機則是在降噪效果和佩戴舒適性方面做了均衡。由于半入耳ANC耳機更類似于“放在耳道口”,不追求和耳道緊密貼合,也就留有了一定空隙,使得耳朵內部的壓力接近不佩戴的狀態,更加無感。而不用深入耳道,也在衛生方面表現更好。由于半入耳式ANC耳機無法封閉耳道,導致密封性隨著佩戴者的佩戴狀態的變化而變化,因此要在半入耳耳機上實現ANC主動降噪必須配合相應的泄露檢測算法來實現。當然要取得好的降噪效果,半入耳式ANC降噪耳機對電聲設計、結構設計和降噪算法設計都有特殊的要求。
圖 Davinci樣機效果圖
DaVinci樣機的主要技術參數如下:
圖?DaVinci在不同泄露狀況下的降噪曲線
從上圖可見,DaVinci充分考慮了不同泄漏量對于ANC降噪性能的影響,有著更強大而且也更平穩的主動降噪性能。半入耳式ANC耳機由于用戶佩戴的不同,耳機泄露量不同,從而影響喇叭的電聲性能,耳機頻響有差異。如果用固定的濾波器系數,在泄露的情況下降噪性能會急劇下降。DaVinci通過利用佩戴提示音計算用戶佩戴耳機之后的泄漏量,并根據泄露量的計算結果選擇對應最適合與當前泄露的濾波器系數和增益。
圖 DaVinci同競品的最大降噪量對比
相較于競品,DaVinci的自適應更準確,主動降噪部分的降噪深度更深更穩定,無風噪放大和反抬現象。后續隨著算法迭代,將實現佩戴后連續偵測泄露,即連續ANC調整,有望達到首創。